大家都知道,中国有超过两千年的封建社会。在这两千多年时间里,每个朝代的皇上都掌握着中国的大权,住在全国最富丽堂皇的皇宫里,管理国家大事,照顾老百姓。虽说古代的皇上地位至高无上,掌握大权,但光靠皇上一个人来管理整个国家,那是不可能的,也不切合实际。
所以每个朝代都有文臣武将,他们一起帮皇帝想办法,一起管理国家。文官武将协助皇帝干大事,保证国家安稳,而皇帝呢,就给这些大臣封官加禄,让他们享有极高的荣誉。这两者互相帮忙,谁也离不开谁。
翻看过去的历史,你会发现,有些大臣本事大得很,但就是因为觉得自己太了不起了,心里头就琢磨着要把皇帝拉下马,自己当老大。同样的,也有那么些皇帝,成天提心吊胆的,生怕手下的官员哪天不爽了,起兵造反,抢了他的皇位,于是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那些有可能威胁到他的人全给咔嚓了。今儿咱们就来聊聊三位猛将,他们一个个都是人中龙凤,功劳大得没边儿,说实话,只要他们乐意,皇帝那位置,他们动动手指就能拿下。
【帮助始皇一统天下,而后功成身退】
这位头号武将,是秦始皇麾下的悍将王翦。要是说谁对秦朝一统天下功劳最大,那王翦肯定是当仁不让。秦朝之所以能够灭掉其他国家,除了战略得当,主要还是靠他们那支强大的军队。军队里头,不光要有训练得当的士兵,还得有头脑灵活、胆子大的将领来带队。
王翦出身秦朝贵族家庭,但他并不满足于已有的安逸日子,没接受家里给铺好的富贵路,而是决定去当兵,硬是从一个普通士兵干起。
他因为胆子大,啥都不怕,一股脑儿往前冲,很快就被将领看中了,从小兵一跃成了官员。在军营里头,谁有本事谁就是老大,大家才不管你家背景有多硬,不会刻意去讨好谁。王翦虽然是贵族出身,但他为人很低调,一点架子都没有,而且他脑子灵活,勇猛果敢,所以在军队里特别吃得开。他下的命令,大伙都乐意听从。
有了将士们的信赖和支持,王翦迅速在秦国武将中崭露头角,成了顶尖的人物。好马到处都有,但能识马的慧眼之人却不那么多。对王翦来说,秦始皇就是他命中注定的那位慧眼识才的君主。
秦始皇瞧出王翦挺会打仗,很快就把他提拔了上来,有啥大战小战的,都派他去指挥。王翦呢,也没白瞎秦始皇对他的看重,每回出征都是凯旋而归,战绩辉煌。
没多久,他就成了秦始皇身边的红人,捞到了好多金银财宝、良田美宅和仆人,还当上了大官,享着厚待。但这些都是他该得的,因为秦始皇统一六国的点子,大都是王翦想出来的。秦始皇要打哪国,王翦就带兵上哪去。
等城池一座座被秦国攻下来,任务全完成了,王翦才会回去交差。秦始皇和王翦两人配合默契,没多久,整个天下就成了秦始皇的囊中之物,其他国家全都不复存在了。
秦始皇一统天下,建了秦朝,王翦是功劳最大的大臣之一,本该得到重赏。但等局势平稳后,王翦却找秦始皇说,想辞职回老家。秦始皇虽然觉得奇怪,但还是批准了他的请求。
古时候啊,男人们做梦都想当官,觉得当了官,啥都有了,有钱有势,还有面子,能让祖宗都跟着沾光。但王翦这家伙,却把到手的好事儿都给扔了,不干了,回家种地去了,跟普通人一样过日子。这事儿,真是让人想不明白。
今天咱们琢磨琢磨,可能王翦作为打仗的将军,不太喜欢朝廷里那种勾心斗角的事儿,他怕自己被卷进去,以后小命不保,所以就早点撤了。又或者,王翦担心皇帝的心思太难猜,怕自己势力大了,引起秦始皇的怀疑,最终落得全家遭殃,因此他自己主动提出走人,图个安稳。
【帮助刘邦一统江山,深受猜忌命丧皇宫】
第二位要说的武将,那可是大名鼎鼎的韩信。说到韩信,想必大家都知道他的那些事儿。他在打仗方面,那真是厉害得没话说,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而他最终的悲惨结局,也让人深深体会到,跟着君王混,那真是风险大得很,伴君如伴虎啊。
韩信原本就是个普通老百姓,小时候他特别调皮捣蛋,既没啥好品德,也不会赚钱养活自己。整天就是跑到别人家里去白吃白喝,混日子过。有那么一阵子,他老去村里亭长家蹭饭,亭长的老婆看他那是一点都不顺眼,可他呢,还是跟没事人一样,整天乐呵呵的,一点也没想着要上进。
他没啥本事,所以老被人笑话欺负,甚至还被人当众羞辱过。秦朝乱起来的时候,韩信毫不犹豫地投了项梁的起义队伍,想闯出一片天地。之后他又被刘邦看上,成了刘邦手下的得力大将。
韩信生来就是打仗的料,他帮刘邦攻下了好多城池,总是冲在最前面。汉朝能建起来,刘邦能打败项羽当上皇帝,韩信的作用那是大大的。
刘邦挺看重韩信,但也防着他。在还没打下整个天下的时候,韩信能帮自己打败对手,争抢地盘。可一旦天下安稳了,刘邦就觉得韩信没啥用了。
韩信,那个被称为淮阴猴的家伙,接到刘邦一封悄悄送来的信,就被叫到了皇宫。他刚一踏进皇宫大门,就等着人家给他扣的罪名了,接着就被扔进了大牢。就这么糊里糊涂的,韩信被刘邦给杀了,原因无他,就因为他的功劳太大,盖过了刘邦这个主子。
【辅佐四代皇帝,而后被夺实权】
这第三位厉害的武将,说的是唐朝的郭子仪。郭子仪这辈子,可没少经历皇帝换班的事儿,从一个个皇帝登基,到他们退位,他都看在眼里。而且,他还亲眼见证了唐朝从强盛到慢慢衰落的全过程。
郭子仪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跟武则天有很大的关系。大家都知道,武则天对科举制度进行了改革,特别是她搞了个武举,这可是头一遭。郭子仪呢,就是凭借武举考试,一路过关斩将,当上了武状元,在唐朝的历史上,那可是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郭子仪的功劳,多得说都说不完。在唐玄宗那会儿,他就已经是个三品大官了,是响当当的大将军。后来安史之乱爆发,还是他挺身而出,带着兵马打败了安禄山,这才让唐朝渡过了难关。
唐肃宗和唐代宗相继坐上皇位后,他都特别受重用,说话分量很重。在朝廷里,要是比资历,没人比得过他;要是比打仗的本事,他也是最厉害的。
唐德宗坐上皇位那会儿,郭子仪已经是历经四朝的老臣了,德宗自己都得管他叫尚父。从这你就能瞧出,郭子仪那可不是一般人物。皇帝对他吧,确实尊敬,但心里头也怵他。为了让他别老在朝廷里晃悠,唐德宗就找了个他年纪大的由头,让他回家养老去了,给他安了个没啥实权的职位。
【结语】
皇帝的心思深似海,他们既盼着大臣们个个能干,好帮自己分担国事。又想大臣们别太出色,别立下太多大功,免得威胁到自己的皇位。所以说,在古代当官,那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这张图片是从网上找的,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记得告诉我们,我们会马上处理并删除!
可靠股票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