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7月,吉林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李治亭所长接到了一个来自贵州的电话,电话中传来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让李所长一时难以平静。这个消息不仅仅令李所长感到惊讶,甚至可以说是震动了他整个人生的认知。为什么这个消息如此让他惊讶?因为根据历史文献的记载,吴三桂的后代在康熙时期已经被彻底斩尽杀绝,而陈圆圆的下落也一直没有确切的记载。
吴三桂的祖籍在南直隶的高邮,生于万历四十年(1612年),具体地点位于辽西。作为明朝时期的官宦子弟,他的父亲吴襄是辽东的总兵。辽东在明朝的军制中相当于今天的军区,而总兵则相当于军区司令员的角色。吴三桂继承了家族的将门风范,早年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习得了非凡的武艺,凭借着这些天赋,他在同龄人中非常突出,得到了很多羡慕的目光。然而,好景不长,在吴三桂十九岁那年,崇祯四年的大凌河之战中,他的父亲吴襄在关键时刻临阵脱逃,致使全军覆灭,最终被判入狱。
展开剩余83%崇祯帝的性格非常严厉,他在位期间,因对朝廷的将领过于严苛,致使他撤换了多位重要职官,其中包括兵部尚书、刑部尚书等数十位高官。崇祯脾气暴烈,对吴襄并未做出严厉处置,主要是考虑到吴襄的舅舅祖大寿是辽东的前锋总兵,负责镇守锦州,崇祯不愿意因这场家族恩怨而动摇军心,最终采取了法外开恩。
此时的吴三桂已经年满十九,凭借自己的出色表现,早已在武举考试中崭露头角,逐步在战场上积累起了一定的声誉。到了崇祯八年,年仅二十三岁的吴三桂已经升任前锋右营参将,四年后,即崇祯十二年(1639年),他又升为宁远团练总兵,时年二十七岁。大家可能对“团练”这个词有所了解,通常它给人的印象是地方组织的民兵,但在明朝,团练实际上是一个准军事组织,拥有固定的正规军,类似于今天的预备役部队,且规模庞大。吴三桂所负责的团练军队有万余人,堪比今天的一个军。
吴三桂的军事才华逐渐显露出来,在李自成起义和清兵入侵的历史大背景下,吴三桂的前途可谓光明。尤其在崇祯十七年(1644年),当李自成的军队逼近北京,清兵即将攻入山海关时,吴三桂成为了明朝最后的希望。在这种情况下,崇祯帝在濒临灭亡的危机中,将明朝的命运寄托在了年仅三十二岁的吴三桂身上,封其为平西伯,这个封号意味着对吴三桂的高度信任。
事实上,明朝的皇帝极为吝啬,几乎不曾给大臣封爵。整个万历年间,除了李成梁被封为宁远伯外,没有其他人获得过类似的待遇。崇祯时期也未曾破例,直到朝廷面临灭亡时才急于封爵,但依然舍不得封得过高,吴三桂只是获得了一个三等爵位。在李自成围困北京的同时,吴三桂和其他新封的爵爷们,大多数都未响应崇祯的命令,而是采取了观望的态度,只有唐通一人前去支援。这种局面表明,崇祯对大臣的过度苛刻已经导致了朝廷的信任危机。
吴三桂驻扎在宁远,距离山海关约100公里,然而他毅然带领关宁铁骑,在13天内穿越了这段距离,成功抵达山海关。然而,李自成的势力强大,吴三桂的决定开始显得复杂。有人说,吴三桂一度打算投靠李自成,但在得知李自成亲自东征后,他却心生退意,转而与清军接触。这个变化背后有多个因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的舅舅祖大寿早已投降清朝,并且通过书信劝说吴三桂投降。最终,吴三桂决定向多尔衮求援,并开始策马投降。
吴三桂选择降清,除了看中了多尔衮和顺治的优待政策,还在于李自成的封赏和统治手段让他失去了信心。清朝对于降臣的慷慨待遇与李自成的狭隘做法形成鲜明对比。而且,李自成在没有坐稳大位前,就已经开始猜忌身边的大臣,导致了朝廷内外的矛盾激化。在这种情况下,吴三桂决定投靠清朝,为了追求自己的地位和利益,他不惜背叛旧主。
至于吴三桂是否因为陈圆圆而选择投降清朝,这一点也成为了流传甚广的说法。陈圆圆,那个与吴三桂青梅竹马的女子,曾是吴三桂心中的白月光。当年,年仅17岁的吴三桂在北京考武举时遇见了陈圆圆,两人一见钟情,立下了誓言。然而,命运弄人,吴三桂在崇祯时期获得了团练总兵的职位,而陈圆圆却被明朝的权臣田宏遇收为妾。尽管陈圆圆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但她心中始终不能忘记吴三桂。田宏遇了解此事后,决定将陈圆圆赠给吴三桂,以此希望能得到吴三桂的帮助保住自己的地位。
就在吴三桂与陈圆圆再次相见时,崇祯的急令到达,吴三桂不得不告别美人,回到山海关。正当吴三桂面临选择时,他收到李自成的密使送来大量的财富与委任状,并在情感上产生了动摇。在这一决定性的时刻,吴三桂的密探送来了更加震惊的消息——李自成的将领刘宗敏不仅侵占了吴三桂的家产,还霸占了吴三桂的妻子。这一消息激怒了吴三桂,使他决定彻底与李自成断绝关系,投降清朝。
吴三桂投降后,迅速攻占北京,李自成政权迅速崩塌。然而,吴三桂的选择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此之后,康熙为了铲除一切隐患,命令追杀吴三桂的所有亲人,最终将吴三桂的家族彻底铲除。虽然历史上普遍认为吴三桂一脉已经断绝,但有一个令历史学者大跌眼镜的发现:吴三桂的后裔并没有完全被斩尽杀绝。
这一发现的契机发生在2002年,李治亭接到贵州黔东南州委宣传部部长助理廖永伦的电话,称在岑巩县的马家寨发现了吴三桂的后裔,而且,陈圆圆的墓也被隐藏其中。令人吃惊的是,马家寨的居民大多数姓吴,而当地的一位历史人物——马宝,也与吴三桂有着深厚的关系。历史学者推测,陈圆圆为避免清朝的追杀,便采用了“马”字隐藏身份。这个名字并非偶然,而是纪念当年帮助他们的马宝。
经过考察,李治亭与同行发现,这个村落的风格与清代建筑非常相似,甚至有些像迷宫布局,显然并非普通村落。马家寨的墓园中,居然隐藏着陈圆圆和马宝的墓。当地的村民大多数姓吴,都声称自己的祖先是吴三桂。这个发现令人感叹,历史的真相和传承,远比我们所知的要复杂得多。
发布于:天津市可靠股票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